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 教育评论

超负荷教学 体育老师身心俱疲难题怎么破解?

来源:新京报    发表时间:2021-10-13

47.1K

每天三四节体育课、每周超20个课时,体育老师超负荷工作的情景在不少学校频频上演。与此同时,体育老师编制不足、部分教师能力不够等问题也让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高要求无法落地。如何才能破解学校体育老师身心俱疲难题?近日,新京报记者实地探访了部分中小学校的体育课,试图给出答案。

9月23日下午四点半,清华附小的学生们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图/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9月23日下午四点半,清华附小的学生们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图/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困局】

每周20课时 超负荷工作

“上午8点50分到11点半,要连续上三次排球课;中间9点半是课间操,要组织学生集合、带操;下午要继续带两个班的排球选修课;放学后除了课后服务,还要带校运动队,一直训练到下午6点半……”10月11日中午,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体育教师张杨(化名)跟记者分享了自己当天的工作安排,固定课时量是12课时,现在我的课时量已经超过了20课时,这还不算课后服务。

北京市丰台区长安新城小学党支部书记黄书亮表示,学校的体育老师一天三四节、一周十几节体育课,同时,每天要带课间操、下午的大课间活动,部分体育老师还要参与课后服务,孩子们居家锻炼的作业也需要体育老师花心思,“工作量太大。”

与此同时,“双减”后,社会和孩子们都对体育课有了更高的期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北京市西城区宏庙小学教学副主任贾萌告诉记者,“双减”后,学校每天提供一个小时的体育课后服务,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不少孩子会专门为了体育活动留校参加课后服务。

贾萌透露,学校现有体育教师13名,负责全校48个班的体育教学,每名教师一周的体育课高达18至20课时。还要承担学生上操、运动队训练、体育兴趣小组、课后服务体育活动等工作,每个体育老师都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量。

缺编制、工资低 “金凤凰”不来

与此同时,在引进体育老师这件事上,很多学校显得“有心无力”。

贾萌介绍,目前学校体育教师主要来源于退役运动员、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退役运动员考教师资格证是个难题,而且对教学有热情、懂教学方法的不多;户口指标有限,没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很难进入公立学校;北京生源的体育生数量又有限,“符合小学要求的人才,往往又更倾向去中学。”

编制则是学校引进体育老师另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根据2012年教育部披露的数据,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编制总体超编100多万,体育教师却缺编30多万。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数量由50.2万增加到59.5万,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2万人,年均增速4.3%。其中,2018年补充了24320名体育教师,2019年补充18991名体育教师。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刘海元介绍,近几年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配备后,体育教师短缺的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是不够。他解释,教师是有编制的,但不是有需求就能配备,称之为结构性缺编。比如一所学校教师的总数是够的,但体育教师少,所以现在在加快周转调整结构,腾出编制来才能进人,“体育教师整体上还是缺,但是比以前好一些。”

抛开编制、用合同制方式扩招体育老师则“很难留住人”。张杨表示,“我们学校去年以合同工的形式招来一名体育老师,但他很快就离开了。体育教师的待遇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解决户口,可能老师就会去追求别的方面的生活质量。”

黄书亮坦言,工资与工作量不匹配,很多人不愿意来当体育老师。聘请临时工学校也有规定的,学校外聘老师每年都有预算,一年额度是有限的,聘请编制外人员工资会非常低。

部分教师“技能”不足

一边是体育老师缺乏、超负荷工作,另一边则是部分体育老师能力跟不上。

刘海元指出,课标修改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但是,部分学校、部分教师能力不够,承担不了自主权,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上,很多教师甚至表示“不知道体育课怎么上”。

他表示,体育与数理化不同,不存在很强的逻辑性,比如,教篮球和教足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某所学校是不是应该教篮球、是不是应该教足球、教到什么程度,上几个学时、安排到哪个年级好,需要根据文化传统情况、体育师资情况、场地条件情况等等进行设计。

“我接触了一些老师,他们也在积极努力地开展教学,但他判断不了他做得对不对,是不是合理。”刘海元说,这就存在国家要求和底端实施中间缺乏指导的问题。

张杨也坦言,现在师资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高校内培养的年轻体育老师在教学能力上欠缺。

“很多老师就会打篮球,来小学不能只教篮球,小学要教的东西很多,体育老师应该是杂家。”海淀区一体育老师坦言,很多刚从学院里出来的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运动损伤保障、前滚翻后滚翻的方式等方面都欠缺,需要在学校代培养,如果学校在培养体育老师方面不到位,师资力量就难以提升。

“好的体育老师不仅专项运动能力好,育人性和学习能力也得提高,体育教育要逐渐打破‘体育不能只头脑发达’的观念。”张杨说道。

202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表示,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统规划对体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每位教师每年要参与不低于1次的培训活动,通过强化培训,逐步提高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破题】

引入培训 让更多老师参与

“再快一点!”“绳子放低一点!”10月11日上午第二节课,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丰师附小)的操场上沸腾起来,三个班级的体育游戏课开始了。

和普通体育课不同,这堂课是由班主任组织的。记者了解到,今年暑假,该校体育老师对所有班主任都统一进行了体育游戏课培训,包括场地使用、组织要点、游戏规则、注意事项等等,也会把相应的学案、游戏设计等教给班主任。

班主任能上好体育课吗?丰师附小校长李艳红表示,当然可以。她告诉记者,丰师附小一共59个班、共12名专职体育老师,“其中6人曾是棒球、田径、游泳、跆拳道、足球项目专业运动员,但也不能满足这么多班级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需求。”

该校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花费了很多心思,最终形成了“一操一活动,两课两延伸”,其中,“一操”指每天上午两节课后全校40分钟课间操;“一活动”指以年级为单位每周开展一节40分钟体育专项年级竞赛活动;“两课”指每班每天一节体育常态课或班主任组织开展的游戏课;“两延伸”指学生居家亲子锻炼和学校各类体育社团的专业训练。

不断细化、丰富的课程也让体育课的任教老师有了更多可能。

李艳红介绍,一至四年级每周五节体育课,其中三节是体育老师上;其他两节是年级体育竞赛课和体育游戏课,年级体育竞赛课是几个班一起上课;体育游戏课则由班主任负责。

在李艳红看来,班主任上体育课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班主任的组织能力都没问题,而且体育游戏也是经过专业设计的。”同时,学校体育老师还会对班主任进行每一个游戏规则、准备活动、组织方法等的培训。

“每一学期可能班主任老师负责上18节或20节体育游戏课,由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协助班主任组织。”李艳红表示。

对于这样的安排,班主任和学生都很开心。该校三年级六班的学生杨烁锦告诉记者,体育游戏课不仅有意思,还锻炼了身体;而且游戏课是班主任带,班主任有时候也加入游戏中,和老师的关系更亲密了。

“游戏课上孩子们的状态和平时完全不一样,整个过程都非常投入、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兴趣非常高涨,不但孩子们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该校四年级八班班主任郭茹菁说道。

邀请外援 用好社会资源

改革体育课程、向内挖掘有潜力的体育课任教老师外,不少学校还将目光放在了“外援”上。

“1!2!3!4!”9月23日下午四点半,清华附小的操场上传来孩子们的口号声,踢足球、折返跑、打篮球……学生们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各自开展体育社团活动。

这样的场景背后是清华附小十余年不间断的体育课程改革。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任海江表示,2010年学校刚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时,才7个体育老师。为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的突破性尝试,学校聘请校外机构老师、吸引外部资源合作解决课时,还邀请清华大学的老师入校开课。

丰师附小一路之隔是丰台十二中体校,两校合作,体校的场馆资源可以让丰师附小的孩子们享用;工人俱乐部附近有个游泳馆,孩子们在那里上游泳课;丰台少年宫也离学习非常近,丰师附小的社团都可以聘用那里专业的老师、教练进行合作。

给体育老师提供更多舞台

解决了数量问题,还要解决体育教师任教热情、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羊坊店中心小学本校主管主任李秋莉介绍,学校部分体育教师是外聘的,“学校会将资金补充到位,先让优秀的教师留下来。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

同时,学校还给体育老师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实现舞台。刚刚过去的暑假,年轻的体育老师们参与了学校操场的升级改造,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彩虹跑道”的设想,每条跑道都以不同颜色区分开来;还充分利用操场,将中心地面规划成多个篮球场,篮球架围绕两边,既可以上篮球课,又有很大的课间操活动空间。

提升体育教师的热情,还要在补贴、晋升、科研等方面给予倾斜。

清华附小会免费送老师深造。任海江就在学校的支持下,拿到了博士学位,“不断激励老师才能干出成绩”。同时,学校还鼓励体育老师做科研、发论文。“我们学校的杨魁,他是首体毕业的研究生,结合工作做学生体质提高方面的研究,他发表了很多专业文章,不仅得到学校的认可,也获得全国性的荣誉。”

贾萌说,学校为体育老师提供了很多专业发展平台和晋升空间。学校目前的领导班子里,至少有三位是体育背景出身。

不断培养 更新体育教育理念

提升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要不断加大培养力度。

李秋莉表示,学校会邀请专家团队进校园,为体育老师辅导,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院校。院长全海英告诉记者,在大学的课程中,除了从教育心理学、思政课、体育安全等方面不断渗透教学理念和教学情怀外,还会指导大家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全海英以自己学生为例,这名学生为鼓励更多人参与篮球,根据学习经验设立了“五分手”的规则,把同学分为不同等级,打得好的同学进球得一分,打得最弱的同学进一球得五分。在比赛中,篮球打得好的同学反而不占优势,虽然打得不好的同学很难进球,但只要他投中,“一球五分”的奖励会提振整个队的士气。“这一招让不爱摸篮球的同学也主动找老师练球了。”

“‘双减’背景下,学校在体育师资方面的压力大了,体育老师负担也加重了,但只要学校愿意做出改变,不论是内驱力还是外部资源,就会越来越好。”任海江表示。

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琪 戚望 刘洋 苏季

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编辑:weimin

西安沣东农博园 |爱尔眼科医院 |中国少年科学院 |中国青少年中心 |中少在线 |省图书馆少儿分馆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教育网 |潜龙教育 |陕西数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