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贺岭峰老师讲了一件关于女儿成绩的事,令无数父母深表佩服。
有一次,女儿数学考了59分,需要家长签字。
她不敢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就用手捂着成绩,让贺岭峰老师签字。
贺岭峰老师看穿了女儿的心思,但他没有强硬地让女儿把手拿开,而是很温柔地跟女儿商量:
“这样吧,爸爸保证,不管你的分数有多难看,我保证不说你。”
女儿把手拿开后,贺岭峰老师一看59分,立刻深吸一口气,心里告诉自己要控制情绪,然后很平静地问女儿:“你们班这次成绩最好的同学考了多少分?”
“100分。”女儿回答。
“有多少个100分?”贺岭峰问。
“好多个。”女儿说。
听完女儿的话,贺岭峰老师依旧强迫自己平静,他开始给女儿做客观的分析:“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拔测验,就是说考你平时考多少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次考试中你能不能超过别人;另外一种是诊断测验,就是说老师教了一段时间,出一张试卷,测一下看看你对知识点掌握的怎么样。高考是选拔性测验,平时的考试其实都是诊断性测验。你看,你们班那么多人考100分,意味着他们没必要参加这次考试,因为他们没有诊断出任何问题。你就不一样了,你诊断出了41分的问题,你把这41分的问题找到、改正,你就是这次考试最大的受益者。”
看完贺岭峰老师的这段分享,很多父母恍然大悟:
是啊,孩子的成长比成绩重要。成绩反映的是过去,未来取决于现在。
指责孩子,惩罚孩子,并不能帮孩子成长。
只有找到问题,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有的放矢地帮孩子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珍妮。艾里姆说:“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
养育孩子,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认知层次和格局。
你要允许自己和孩子犯错误,允许不完美,允许反复尝试,为什么呢?因为错误是最好的老师,并且人类就是这样成长的。
其实,孩子犯错并不可怕。
孩子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过程。
孩子不停地试错,不停地改正,才能不停地成长。无数事实证明,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孩子就很难取得进步。
父母接纳孩子的错误,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得到经验,不让错误继续发生,孩子会在错误中成长得越来越优秀。
父母对待孩子错误的方式,决定了孩子对待错误的方式。
方式不同,结局也不同。
所以,把错误当成孩子成长的契机,才是最好的教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