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师 > 教师手记

来源:作文网    发表时间:2009-07-01

47.1K

 

    作者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    茅寒春

        信,一个平常不过的字眼,是一个长方形的纸壳,是以“封”为量词的名词,那薄薄的物件,往往承载着另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语,包藏着遥远地方的问候和关心。“信”字是个会意字,即人言,人说的话就叫信,我们把它装进纸壳里,它就可以传递到很远的地方了,当初发明邮票的人真是聪明,从而让信息在这么个狭小的空间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送。

   信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它变成了低效传递的代名词,打电话、发E-mail取代了它的种种作用,但信又是具有着某些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朋友间真正郑重的问候是用信的,而且内容不能是打印的,因为手写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见字如见人嘛。一封信,不管里面的话语多少,分量轻重,它都是寄信人的一番良苦,每一个收到那亲笔写来的文字的人都不能小视它里面的情感。我们想,写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要想好要写的内容,你要准备好信笺、信封,你要抽出时间写出来,还要抽时间寄出去,凡此种种,并非轻而易举或一蹴而就的事情,自然信的“分量”也就来得重了,比起其它形式的沟通来更让人寻味,或许会猜测写信者的思考过程,或许会掂量自己在写信人心中的地位,比起电话来更让人有回味思考反复品读的好处,比起电子邮件来也更有保存价值,更显亲切,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甚至还可嗅到写信者的气息,那时心情的味道都会尝到。所以,每收到亲朋好友或他乡故知的信,总有一种企盼和神秘在里头。展信时的心情又是无从言表,或喜或忧,喜时微笑漾在脸上,幸福无比;忧时也紧锁双眉,无暇他顾。但总是幸福地感受他人的心情,亦可反复地品味对自己的心意。
        回信却并不快乐,有时可能一搁两拖就没时间回了,如果真要回,也得发一个兴,特意地准备信纸,买来信封和邮票,再抽时间写好,还要注意措词用语的是否合理及文字书写的美观与否,再有时间去投出――真会是很麻烦的差使。因而,也有很多人最怕收到信,他们认为当别人将一份信任交到你手中时,你不给他回一个不是显得太对不起人家了吗?可也有人喜欢收信却不回信,他们往往用电话或其它更快捷的方式回复了他们,或许这是一种高效的方法,但在对方眼里,这是应付和不耐烦的表现。信不管好坏,总是代表了对方的一番心意的。  
  在这个百姓信件日益减少的时代,商务信件却是有增无减,日益庞大起来,所以,信的另一大功能也就凸现出来了。原来,信还可以进行商务宣传做广告,一封封垃圾信就这样进入了一个个陌生人的家里、办公室,铺天盖地的产品促销和名目繁多的广告宣传都让人们怀疑还有多少“信”可以相信。有时,一看商业性的信件,我们都会随手扔进垃圾堆去了。当然,还有一些准商业性的信件,像老师们可能收到的一些骗钱的征订信、征文信、征稿信,设置了一个个骗局,给你一个有诱惑的利好,投其所好、设其诱饵,让你来掏钱。还有一些干脆给你寄上了中奖券,告诉你中了什么奖,数量都在十万元以上,要你去领,但得先给他钱……使本来纯洁的信变成了他们犯罪的工具。  
  这样,我们大致可以将信分成几类处理了:一种是应该细读和回复的,即记载了好友或亲朋的言语思想;一种是应当留下而无需回复的,即传递信息的函件,如一些邮寄的报刊杂志或其它物件;一种是看了可以马上扔掉的,如无聊的或骗人的商业性广告信件。其实,生活中的信我们是应当保留的,它们是记载我们人生历史的见证,像《傅雷家书》,从普通的父子通信中我们看出了浓浓的亲情,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无限关爱,怪不得傅雷的儿子年老时每读此书都以泪洗面,实是感人之情尽在字里行间。又如我曾和外国师生的通信,虽然已将原件都交与了学校并早已灰飞烟灭了,但幸好我复印了每一封信的内容和信封,现在,它们都是我在世界语教学、交流史上的一个永不磨灭的记忆。我也将学生寄给我的信一一保留着,尽管有时保藏得连自己都找不到了,但每每打开那些信件时,学生浓浓的情谊荡然于胸,作为教师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它们是我人生无悔的见证,是生命意义的所在。  
  信,是以前应用文写作当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哪怕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式各样的信都表现了信的不同用途,诸如求职信、感谢信、公开信、表扬信,等等。而今,信更有了许多更广泛的作用,匿名信为那些不愿透露自己、唯恐受到伤害的人提供了保障;推荐信让权力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发挥作用;检举信让道德和良知在不满与愤懑中向不良现象作斗争;投稿信让那些抱着希望的作者们能撑起屡败屡战的信心……  
  信不只是信,更是一种文化。不是吗?现在什么都讲文化。

编辑:佚名

西安沣东农博园 |爱尔眼科医院 |中国少年科学院 |中国青少年中心 |中少在线 |省图书馆少儿分馆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教育网 |潜龙教育 |陕西数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