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叛逆期
从儿童过渡到少年的阶段
强烈的逆反心理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他们赖床、不收拾房间、挑食,做作业拖拉、看电视毫无节制、厌学,爱和父母对着干等。
这是因为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了很多知识,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自己以为已经是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便急于想挣脱家长的掌控,于是处处和父母唱反调。
家长要怎么做?
1.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7—9岁正是孩子爱玩的阶段,家长如果过分地限制,当孩子感觉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和父母反抗,要么顶嘴,大吵大闹,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要么是沉默,用冷暴力来对抗父母的权威。
这样一来,只会对亲子关系雪上加霜,让亲子沟通更加困难。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需要一些小技巧。
比如:
孩子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可以温和地与孩子探讨将来,利用梦想来点燃学习热情;
孩子不爱读书,家长除了做好榜样以外,还可以常常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博物馆;
孩子考砸了,家长首先不要沮丧,耐心地安慰孩子;
孩子有了小进步,家长也不要吝啬表扬……
3.要民主,不要权威
7到9岁的孩子早已学会了独立思考,家长是时候试着把自主权逐渐交给孩子,家里的事情也好,孩子自身的事情也好,不妨多与孩子商量商量。
12到15岁的叛逆期
少年生长发育到青年的过渡时期
从青春期一开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占据和控制,想法和行为都将产生剧烈的变化。
这让他们就像长了犄角的小马,既倔强又刺儿头,常以自我为中心,易怒,爱发脾气、不听话,而这股力量就是荷尔蒙。
父母如果强行管教,不仅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少一分责怪,多一体谅,多一点耐心和包容。
和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最好途径就是平等、尊重,父母要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保持亲子沟通的顺畅。
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侵入太多。
家长一定要记住一点,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处理孩子的叛逆,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方式;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尽量做到不打不骂不动气。